案例一
学生录取情况:
录取院校排名 | 院校名称 |
22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20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34 |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
37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36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
39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40 | 威廉玛丽学院 |
/ | 里德学院 |
48 | 德州大学奥斯汀 |
名师点评:
D同学是天津某普高的一名学生,初次见面时,D同学已经申请年的三月份了,可以说对于当时活动部分比较有欠缺且不够多元化的D同学来讲时间较为紧急。但是D同学在化学奖项方面非常强。他所拿到名次的化学大赛不仅包括本市的、国家级的,甚至还有国际级。但是仅仅是单科的奖项对于主要考虑申请美国公立大学的D同学来讲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所以我们现在活动上做出了一定的补充。从公益活动入手,从相对不突出的文科下功夫,突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及“文理兼备”,打造为一个有温度,学科兴趣广泛的多面人才形象。最终如愿以偿得到加州系大学们的青睐,学霸属性的他将带着自己对于知识的热爱踏入美利坚继续化学方向的学习。
案例二
学生录取情况:
录取院校排名 | 院校名称 |
/ | 艾默生学院 |
54 | 雪城大学 |
62 | 罗格斯大学 |
79 |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学院 |
名师点评:
L同学是北京某国际学校的一名学生,签约我时已经是申请年的11月份,如此紧急的案子在标化成绩不占优势的情况下L同学向我表达了自己想学传播学的热爱。对于在美国学习四年传播学的我随后深挖L同学以往做过的一些活动,虽然活动分散关于专业方向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是有深度的。在活动亮点不够突出且当下我们也已经没有任何时间做活动,我因此花大量时间花在L同学的文书上,这也是唯一一个环节在此时间段可以创造逆袭的可能。L同学的文书主要包括这几大内容:
【少数名族背景】学生对于自身属于占总人口数7.3%少数民族群体(满族)如何看待并与主流汉族社会和谐共处,这点也是日后进入美国大学以后如何与主流当地人相处的一个缩影。
【追星】活动部分写了学生的追星经历。谁说追星就一定要消极?谁又说追星只会浪费本该花在学习上的大把时间?一名合格的粉丝在追星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具备从各个平台上搜罗信息的能力。比如说要从Ins、微博、微信公号、脸书、app第一时间了解爱豆的行程之类的。此外,作为公众号的作者,在给爱豆宣传文的时候从标题部分入手,L同学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来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吸睛。比如说排版、标题的策划等等。追星的过程中使她爱上在公共平台写作以及运营技能。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追星活动也使她认知追星的本身也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一面。就好像现在的她猛然回想追星带给她的收获,组织能力、领导力方面的收获也是超出预期。
【坚持记录生活,不去给方式设限】通过录音也好,拍摄并剪辑视频、写日记周记也好,我们为何要给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设限呢?这篇活动文书里讲述了L同学选择一直持续、坚持记录自己生活中轶事的习惯。通过各类形式的记录,不断地反思和复盘,甚至记录自己的错误,成长。将看似平凡又普通的记录过程展现给读者,传达出自己侧面是一个坚持有韧性的人。同时在别人眼中看似单调乏味的事情自己可以乐在其中。
【公众平台运营】从爱好开始为爱豆写公众号文章赚阅读量,想着有朝一日爱豆可以看到L同学自己写的文章到自己被学校选取运营学校的公众平台,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L同学也从来没想过在周围人看来“浪费时间”的业余追星爱好最终会促使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起初的点击量没几个人到周围的同学转发的学校文章是出自她自己手,这种骄傲和幸福感都不断的激励她成为一个敢于发声,敢于分享自己想法的人。这些事情也自然而然地指向到了传媒专业。只有在这样一个专业里她才可以学到更多的撰写articles及运营方面的技巧,强调她是因为适合传播学并且已有的活动已经加深了很多我对这个行业理解的基础上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突出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
最终L同学拿到了传媒排名第一的Emerson College以及雪城大学的offer,这对她和我来讲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文书逆袭都是非常满意的。当然了,我深信如果是时间再充分些的话也一定会收获更多传媒院校的offer,我也祝福L同学之后的传媒之路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