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0

学校类型:

综合大学

学校性质:

私立

学校位置:

马里兰州

建校时间:

1745

所属地区:

中大西洋地区

  • 校史校训
  • 校园介绍
  • 学院介绍
  • 校友介绍

一、校史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简称Hopkins或JHU,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世界顶级的著名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北美顶尖大学学术联盟美国大学协会(AAU)的14所创始校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连续33年将该校列为全美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截止目前,学校的教员与职工共有3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位于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美国第9;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1,美国第9。

霍普金斯大学不仅拥有全球顶级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其生物工程、空间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名扬世界。该校医学院的教学研究单位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JHH)连续21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医院。其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培养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财政部长盖特纳、世界银行行长埃因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冰岛总理哈尔德、荷兰外交部长柯恩德、财政部长霍格沃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该校的应用物理实验室(APL)是美国近代物理学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美国国防部的合同商,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地面控制中心。在摩根财团创始人的资助下,霍普金斯诞生了美国第一所且最负盛名的音乐学院。霍普金斯主校区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分校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并在南京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设有教学校区。


二、校训

拉丁文校训,Veritas vos liberabit,意思是: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出自《圣经·约翰福音》8:32。


霍普金斯大学在马里兰州、华盛顿特区、意大利、新加坡以及中国设有教学或研究机构。

霍姆伍德(Homewood)校区主要包含Zanvyl Krieger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克里格文理学,院G.W.C. Whit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怀廷工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教育学院,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霍姆伍德校区是大学最古老的校区。校园位于巴尔的摩市的北部,地处集小镇魅力与大都市活力于一身的查尔斯区,为大巴尔的摩都市圈的周末热门度假地。从该地坐火车去华盛顿特区只需1小时,去纽约不到3小时,步行可达附近众多名胜古迹。校址地名霍姆伍德原是《独立宣言》签名人之一的查尔斯·卡罗尔之子的庄园。整个校园占地面积140英亩,四处古树环抱,绿草如茵。校内建筑以19世纪典型学院派风格的红砖建筑为主。校园里四通八达的小路把各幢大楼连成一片,宁静安谧,人文气息浓郁,素有巴尔的摩“精神首府”的雅称。

东巴尔的摩校区(医学部)包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

巴尔的摩市区包含开瑞商学院 (巴尔的摩校区),皮博迪学院 (Peabody Institute)(霍普金斯大学音乐系)。

华盛顿特区包含开瑞商学院(华盛顿校区),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

马里兰州月桂镇包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与美国国防部和NASA共建。)


在美国高等院校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长期以来享有崇高的声誉。它的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不仅建立时间最悠久,而且在众多相关学科领域一直保持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美国历年进行的全美医学院评比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始终名列前三名。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里,云集了许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流医学专家。然而被称为医学预科“制造厂”的名誉可以说是误导人的,因为霍普金斯在工程、社会与人文学科、国际学等领域亦有强大实力。

霍普金斯大学的工学院也极为出色。自1913年建立起霍普金斯大学怀廷(Whiting)工程学院起,工程教学和研究一直在该校受到极大重视。现代CPR技术是由该校工学院的教授创造出来的。此外,给河水加氯消毒的早期研究工作也是最先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工学院进行的。

霍普金斯大学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以人文学科为例,霍普金斯大学的写作研讨班(Writing Seminars)驰誉全美。在这个富有特色的“写作研讨班”里,学生们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研读英美名作家的经典之作,寻求和探索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然后把名作家的写作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之中,从中感受艺术大师的写作经验。在社会科学方面,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政治系的国际研究课程不仅在该校是最受欢迎、选修学生最多的课程,而且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属于佼佼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普金斯大学的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该学院成立于 1943 年,1950 年并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其宗旨是为“有志于在政府、国际组织、商业、银行、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谋职的人提供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尼采学院为美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培养了人数相当可观的政府和外交等人才,直接影响着各国的外交决策与外交活动。此外,为了扩大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霍普金斯大学还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于1088年,欧洲大陆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合办跨文化研究性质的研究中心,使美国学生有机会与欧洲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研究,培养和造就了解多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外交和社会的专门人才。


政界:

伍德罗·威尔逊:第28任美国总统

盖尔·哈尔德:冰岛总理,独立党主席

Jean-Maurice Dehousse:比利时总理

斯皮罗·阿格纽:第39任美国副总统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第64任美国国务卿,美国首任女国务卿

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国副国务卿,前驻北约和希腊大使

Clifton R. Wharton, Jr.:美国副国务卿

Bert Koenders:荷兰外交部长

Ali Akbar Velayati:伊朗外交部长

Bernard Membe:坦桑尼亚外交部长

Mahamat Ali Adoum:乍得共和国外交部长,驻美、加拿大、联合国大使

H.E. Gonzalo Gutiérrez Reinel:秘鲁外交部长

蒂莫西·盖特纳:第75任美国财政部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Hans Hoogervorst:荷兰财政、卫生部长,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

黄燕燕: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现任旅游部长

Lousewies van der Laan:荷兰众议院民主党党鞭

保罗·沃尔福威茨:第10任世界银行行长,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前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院长

Jessica Einhorn:第11任世界银行行长,时代华纳集团董事,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前SAIS院长

David Dodge:加拿大中央银行行长

Dennis P. Lockhart: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行长

Nancy Birdsall:美洲开发银行高级副总裁

Jeffrey Garten: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富兰克林·拉文: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驻新加坡大使

William A. Reinsch: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美国外贸委员会主席

Mohammad Zubair Khan:巴基斯坦商务部长,渣打银行经济学家

Marcia Miller: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

Antonia Novello:美国卫生部长

Suyoi Osman:文莱卫生部长

John J. Hamre: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现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兼CEO

Michael G. Vickers:美国国防部副部长

Gabriel Silva Luján:哥伦比亚共和国国防部长,两任驻美大使

John E. McLaughlin: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Michael Griffi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

Peter Rheinstei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

Gail J. McGovern:美国红十字会主席

Elias Zerhoun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

Newton D. Baker:美国战争部长

Raymond Mabus:美国海军部长

Irving A. Williamson: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

Ibrahim Gambari:联合国副秘书长

Cassandra D. Waldon: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讯部主任

迈克尔·布隆伯格:前纽约市长,彭博新闻社创始人(Bloomberg News)

沈大伟:美国知名中国与亚洲事务专家,美国防部、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新闻署、微软公司等顾问

郑梦准:国际足联(FIFA)副主席、韩国大国家党党首、韩国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的第六子

Charles Hillman Brough:阿肯色州州长

Scott McCallum:威斯康辛州州长

Michael Steele:马里兰州副州长

马丁·赛迪科:奥地利外交家,“欧盟事务专家”,2007年8月就任奥地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和蒙古大使

安格斯·麦迪森: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部主管,多国领导人政策顾问,包括巴西、几内亚、蒙古、加纳等

班达尔·本·苏尔坦·阿勒沙特:沙特阿拉伯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沙特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Thant Myint-U:缅甸总统特别顾问

Peter F. Allgeier:美国贸易副代表

Lawrence Di Rita: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发言人,现任美国银行发言人

John E. Osborn:美国公共外交顾问委员会主席

Aneesh Chopra:美国首席技术官(奥巴马总统助理一职)

Irvin B. Nathan:美国华盛顿特区大法官,美国众议院法律总顾问

Michael S. Steele: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马里兰州副州长

Frank Gaffney: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创始人、总裁

Nancy Birdsall:美国全球发展中心创始人

拉斐尔·埃尔南德斯·科隆:波多黎各总督

David Jacobson:美国驻加拿大大使

Bruce J. Oreck:美国驻芬兰大使

Charles P. Ries:美国驻希腊大使,现任美国经济部长,伊拉克经济转型协调负责人

James Howard Holmes:美国驻拉脱维亚大使,现国务院特别顾问

Samuel Lewis:美国驻以色列大使, 1978年戴维营和谈美方首席代表

April Glaspie: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因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角色而被众人所知

Hermann Eilts: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大使,在整个戴维营协议中与埃及总统共事

Anne E. Derse:美国驻立陶宛、阿塞拜疆大使

Ronald D. Palmer: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

David Shear:美国驻越南大使

Robert O. Blake, Jr.:美国驻斯里兰卡及马尔代夫大使,助理国务卿,现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

Robert Stephen Ford:美国驻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大使

Nicholas Platt:美国驻巴基斯坦、菲律宾和赞比亚大使,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总裁

Arturo Sarukhán:墨西哥驻美国大使

Sir David Manning:英国驻美国、以色列大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外交政策顾问

Lee Tae-sik:韩国驻美国大使

Bandar bin Sultan: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

Umberto Vattani:意大利驻欧盟大使

Claudio Pacifico:意大利驻埃及大使

Roberto Toscano:意大利驻印度、伊朗大使

Rocco Antonio Cangelosi:意大利外交官,总统外交顾问

Zeid Raad al Hussein:约旦驻联合国大使

Bandar bin Sultan: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

Herman Jay Cohen:美国驻非洲多国大使

Paul Bomani:坦桑尼亚政治家,驻美国、墨西哥大使

Kweisi Mfume:美国全美有色人种促进会主席

Alger Hiss:美国国务院官员、律师,苏联间谍


商界:

Edmund C. Lynch:美林证券联合创始人

Peter A. Flaherty:麦肯锡咨询公司终生董事

Karen Peetz: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总裁,银行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Bill Miller:美盛集团董事长,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Pamela P. Flaherty:花旗集团基金会主席/CEO,霍普金斯大学董事会主席

Edward L. Morse:花旗集团全球期货研究主任,PFC能源咨询公司创始人

Lawrence Hatheway:瑞银集团(UBS)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Christopher Hoiles Lee:美国国际集团下属Highstar Capital创始人

David C. Hodgson:大西洋大众公司CEO,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之一

Lee Kempler:贝莱德集团(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研究所CEO兼执行董事

高登·摩尔:英特尔(Intel)联合创始人、名誉董事长,摩尔定律提出者,在应用物理实验室完成博士后

彭明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董事长、主席兼CEO

Dr. Jeong-Hoon Kim:贝尔实验室总裁

查尔斯·沙夫:维萨(Visa)CEO,微软董事会董事,霍普金斯大学董事,前摩根大通零售金融业务负责人

Jim Wilkinson:阿里巴巴国际事务顾问,百事可乐执行副总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幕僚长,国务卿赖斯的高级顾问

Allan Huston:必胜客总裁兼CEO

Dave McClure: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创始人

Sanju Bansal:微策略软件公司(MicroStrategy)联合创始人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国际投资银行家,中国领导人顾问

迈克尔·布隆伯格:美国彭博资讯公司(Bloomberg L.P.)创始人,前纽约市市长

Robert S. Singer:古驰首席财务官CFO,时装品牌A&F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约翰·马龙:美国自由媒体集团董事长(世界六大媒体集团之一,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公司最大的股东)

Roger C. Faxon:百代集团(EMI )首席执行官,百代唱片董事长兼CEO

Russ Smith:纽约出版集团总裁

Alan H. Fleischmann: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高级顾问兼董事

David Schneiderman:The Village Voice《村声》周刊创始人

Matthew Polk:普乐之声创始人,世界著名的音频制造公司

Rahmi Ko:全球500强,土耳其最大财团Koç Holding创始人

Barry Lowenkron: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副总裁

Peter Magowan:美国西夫韦公司CEO(北美第二大连锁),旧金山巨人队老板

Federico Minoli:意大利杜卡迪汽车控股CEO


学术、科技界:

约翰·华生: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之父

约翰·杜威: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约翰·惠勒: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黑洞“提出者

亨利·甘特:人际关系理论、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的发明者

Abel Wolman:现代净水方法的发明人

杜安·格拉韦林:美国航天员

William Foxwell Albright:语言学家,死海古卷的鉴定者

Sir William Osler:现代医学奠基人之一

John August Anderson:天文学家,衍射光栅的发明人之一

Kenneth H. Keller:明尼苏达大学校长

Julian Deryl Hart:美国外科医生,杜克大学校长

Mike Muuss:网络基础工具ping的作者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美国通才,美国最伟大的学术体系缔造者,预见了电子计算机

Charles Lane Poor:天文学家,因与爱因斯坦论战而闻名

Solomon W. Golomb:数学家,俄罗斯方块的发明人之一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历史学家,首次阐述美国历史中的”边疆意义“

Thorstein Veblen:经济学家,《有闲阶级论》作者

钱致榕:物理学家

大卫·兰普顿:中国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亚洲基金会董事长,尼采学院(SAIS)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文艺、媒体、体育:

多莉·艾莫丝:八度提名格莱美奖的美国歌手、钢琴家和词曲创作人

John Astin:演员,代表作《阿达一族》

Russell Baker: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Masterpiece Theatre节目主持人

John Barth:小说家,美国国家小说奖得主

Patricia Sabga:NBC News驻伦敦首席记者

Wolf Blitzer:CNN新闻主播

Allen Wastler:CNN主编

瑞秋卡森:环保运动先驱,自然文学作家,著作《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

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

J.D. Considine:音乐评论家

Richard Ben Cramer: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Wes Craven:著名导演和制片人

Caleb Deschanel:著名电影摄影师

Mildred Dunnock:电影和话剧演员

Michele Kelemen: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资深记者

Murray Kempton:普利策奖得主

David Lipsky:滚石杂志主编,Absolutely American一书作者

Daniel Menaker:Random House行政主编

Walter Murch:奥斯卡最佳电影制片人与音乐人

Ben Neihart:经典歌曲Hey Joe、Burning Girl的作者

P. J. O'Rourke:记者,政治评论家

Gertrude Stein:女权运动倡导者,作家

Basil White:著名脱口秀演员

Davey Johnson:传奇职棒运动员,曾效力巴尔的摩金莺队

截止目前,有超过900名霍普金斯大学的华人校友,著名人物包括:

陈能宽: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国家元勋

蒋树声:民盟中央主席,南京大学校长

朱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校友会主席

邵雪民:联合国环境和能源专题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曾任世界银行执行董事顾问

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网总编

施一公: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

陈十一: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计算流体力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王微:土豆网创始人及前CEO,追光动画创始人

吴军:谷歌(Google)中日韩搜索部门的创始人,曾任腾讯副总裁

崔天凯: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王光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李保东:现任外交部副部长,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安全理事会主席

陈翰笙:中国经济学家、外交部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外交学会副会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倪征国际法专家、中国外交部法律顾问,曾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戚寿南:中国现代内科医学的奠基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谢元甫: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

董承琅:中国医学家、心脏病学专家,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

应元岳:内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热带病学主要开创人之一,有“中国发现肺吸虫病第一人”之称

伍哲英:护理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中华护士学会会长,被尊之为中国“护士之母”

胡纪如: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院士,曾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苏起: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2000年4月提出了“九二共识”的说法

童振源:台湾政治学家,台湾陆委会副主任

侯胜茂:台湾卫生部部长

张博雅:台湾公众人物,卫生部部长,现任亚洲选举官署协会主席

陈维昭:医学家、教育学家,前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陈思贤:政治学家,任教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现代政治思想与西洋政治哲学

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前国立中央大学教务长

陈克恢: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国际药理联合会名誉主席

陈信雄:国立清华大学副校长,台湾电机工程学家

汪敬熙: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前联合国科学部主任

伍连德: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汤佩松:两院院士(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

钱致榕:物理学家,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唐仲璋: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

李桓英:公共卫生学家,发明麻风病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中国驻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人

周炜良:中央研究院院士,华裔著名数学家,20世纪代数几何领域的主要人物之一

袁晨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霍普金斯皮博迪音乐学院毕业

童村: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医学家、微生物学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校史校训

校园介绍

学院介绍

校友介绍

校历校训:

一、校史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简称Hopkins或JHU,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世界顶级的著名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北美顶尖大学学术联盟美国大学协会(AAU)的14所创始校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连续33年将该校列为全美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截止目前,学校的教员与职工共有3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位于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美国第9;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1,美国第9。

霍普金斯大学不仅拥有全球顶级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其生物工程、空间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名扬世界。该校医学院的教学研究单位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JHH)连续21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医院。其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培养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财政部长盖特纳、世界银行行长埃因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冰岛总理哈尔德、荷兰外交部长柯恩德、财政部长霍格沃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该校的应用物理实验室(APL)是美国近代物理学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美国国防部的合同商,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地面控制中心。在摩根财团创始人的资助下,霍普金斯诞生了美国第一所且最负盛名的音乐学院。霍普金斯主校区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分校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并在南京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设有教学校区。


二、校训

拉丁文校训,Veritas vos liberabit,意思是: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出自《圣经·约翰福音》8:32。


校园介绍:

霍普金斯大学在马里兰州、华盛顿特区、意大利、新加坡以及中国设有教学或研究机构。

霍姆伍德(Homewood)校区主要包含Zanvyl Krieger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克里格文理学,院G.W.C. Whit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怀廷工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教育学院,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霍姆伍德校区是大学最古老的校区。校园位于巴尔的摩市的北部,地处集小镇魅力与大都市活力于一身的查尔斯区,为大巴尔的摩都市圈的周末热门度假地。从该地坐火车去华盛顿特区只需1小时,去纽约不到3小时,步行可达附近众多名胜古迹。校址地名霍姆伍德原是《独立宣言》签名人之一的查尔斯·卡罗尔之子的庄园。整个校园占地面积140英亩,四处古树环抱,绿草如茵。校内建筑以19世纪典型学院派风格的红砖建筑为主。校园里四通八达的小路把各幢大楼连成一片,宁静安谧,人文气息浓郁,素有巴尔的摩“精神首府”的雅称。

东巴尔的摩校区(医学部)包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

巴尔的摩市区包含开瑞商学院 (巴尔的摩校区),皮博迪学院 (Peabody Institute)(霍普金斯大学音乐系)。

华盛顿特区包含开瑞商学院(华盛顿校区),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

马里兰州月桂镇包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与美国国防部和NASA共建。)


学院介绍:

在美国高等院校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长期以来享有崇高的声誉。它的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不仅建立时间最悠久,而且在众多相关学科领域一直保持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美国历年进行的全美医学院评比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始终名列前三名。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里,云集了许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流医学专家。然而被称为医学预科“制造厂”的名誉可以说是误导人的,因为霍普金斯在工程、社会与人文学科、国际学等领域亦有强大实力。

霍普金斯大学的工学院也极为出色。自1913年建立起霍普金斯大学怀廷(Whiting)工程学院起,工程教学和研究一直在该校受到极大重视。现代CPR技术是由该校工学院的教授创造出来的。此外,给河水加氯消毒的早期研究工作也是最先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工学院进行的。

霍普金斯大学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以人文学科为例,霍普金斯大学的写作研讨班(Writing Seminars)驰誉全美。在这个富有特色的“写作研讨班”里,学生们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研读英美名作家的经典之作,寻求和探索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然后把名作家的写作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之中,从中感受艺术大师的写作经验。在社会科学方面,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政治系的国际研究课程不仅在该校是最受欢迎、选修学生最多的课程,而且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属于佼佼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普金斯大学的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该学院成立于 1943 年,1950 年并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其宗旨是为“有志于在政府、国际组织、商业、银行、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谋职的人提供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尼采学院为美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培养了人数相当可观的政府和外交等人才,直接影响着各国的外交决策与外交活动。此外,为了扩大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霍普金斯大学还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于1088年,欧洲大陆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合办跨文化研究性质的研究中心,使美国学生有机会与欧洲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研究,培养和造就了解多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外交和社会的专门人才。


校友介绍:

政界:

伍德罗·威尔逊:第28任美国总统

盖尔·哈尔德:冰岛总理,独立党主席

Jean-Maurice Dehousse:比利时总理

斯皮罗·阿格纽:第39任美国副总统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第64任美国国务卿,美国首任女国务卿

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国副国务卿,前驻北约和希腊大使

Clifton R. Wharton, Jr.:美国副国务卿

Bert Koenders:荷兰外交部长

Ali Akbar Velayati:伊朗外交部长

Bernard Membe:坦桑尼亚外交部长

Mahamat Ali Adoum:乍得共和国外交部长,驻美、加拿大、联合国大使

H.E. Gonzalo Gutiérrez Reinel:秘鲁外交部长

蒂莫西·盖特纳:第75任美国财政部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Hans Hoogervorst:荷兰财政、卫生部长,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

黄燕燕: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现任旅游部长

Lousewies van der Laan:荷兰众议院民主党党鞭

保罗·沃尔福威茨:第10任世界银行行长,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前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院长

Jessica Einhorn:第11任世界银行行长,时代华纳集团董事,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前SAIS院长

David Dodge:加拿大中央银行行长

Dennis P. Lockhart: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行长

Nancy Birdsall:美洲开发银行高级副总裁

Jeffrey Garten: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富兰克林·拉文: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驻新加坡大使

William A. Reinsch: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美国外贸委员会主席

Mohammad Zubair Khan:巴基斯坦商务部长,渣打银行经济学家

Marcia Miller: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

Antonia Novello:美国卫生部长

Suyoi Osman:文莱卫生部长

John J. Hamre: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现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兼CEO

Michael G. Vickers:美国国防部副部长

Gabriel Silva Luján:哥伦比亚共和国国防部长,两任驻美大使

John E. McLaughlin: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Michael Griffi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

Peter Rheinstei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

Gail J. McGovern:美国红十字会主席

Elias Zerhoun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

Newton D. Baker:美国战争部长

Raymond Mabus:美国海军部长

Irving A. Williamson: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

Ibrahim Gambari:联合国副秘书长

Cassandra D. Waldon: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讯部主任

迈克尔·布隆伯格:前纽约市长,彭博新闻社创始人(Bloomberg News)

沈大伟:美国知名中国与亚洲事务专家,美国防部、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新闻署、微软公司等顾问

郑梦准:国际足联(FIFA)副主席、韩国大国家党党首、韩国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的第六子

Charles Hillman Brough:阿肯色州州长

Scott McCallum:威斯康辛州州长

Michael Steele:马里兰州副州长

马丁·赛迪科:奥地利外交家,“欧盟事务专家”,2007年8月就任奥地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和蒙古大使

安格斯·麦迪森: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部主管,多国领导人政策顾问,包括巴西、几内亚、蒙古、加纳等

班达尔·本·苏尔坦·阿勒沙特:沙特阿拉伯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沙特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Thant Myint-U:缅甸总统特别顾问

Peter F. Allgeier:美国贸易副代表

Lawrence Di Rita: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发言人,现任美国银行发言人

John E. Osborn:美国公共外交顾问委员会主席

Aneesh Chopra:美国首席技术官(奥巴马总统助理一职)

Irvin B. Nathan:美国华盛顿特区大法官,美国众议院法律总顾问

Michael S. Steele: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马里兰州副州长

Frank Gaffney: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创始人、总裁

Nancy Birdsall:美国全球发展中心创始人

拉斐尔·埃尔南德斯·科隆:波多黎各总督

David Jacobson:美国驻加拿大大使

Bruce J. Oreck:美国驻芬兰大使

Charles P. Ries:美国驻希腊大使,现任美国经济部长,伊拉克经济转型协调负责人

James Howard Holmes:美国驻拉脱维亚大使,现国务院特别顾问

Samuel Lewis:美国驻以色列大使, 1978年戴维营和谈美方首席代表

April Glaspie: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因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角色而被众人所知

Hermann Eilts: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大使,在整个戴维营协议中与埃及总统共事

Anne E. Derse:美国驻立陶宛、阿塞拜疆大使

Ronald D. Palmer: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

David Shear:美国驻越南大使

Robert O. Blake, Jr.:美国驻斯里兰卡及马尔代夫大使,助理国务卿,现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

Robert Stephen Ford:美国驻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大使

Nicholas Platt:美国驻巴基斯坦、菲律宾和赞比亚大使,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总裁

Arturo Sarukhán:墨西哥驻美国大使

Sir David Manning:英国驻美国、以色列大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外交政策顾问

Lee Tae-sik:韩国驻美国大使

Bandar bin Sultan: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

Umberto Vattani:意大利驻欧盟大使

Claudio Pacifico:意大利驻埃及大使

Roberto Toscano:意大利驻印度、伊朗大使

Rocco Antonio Cangelosi:意大利外交官,总统外交顾问

Zeid Raad al Hussein:约旦驻联合国大使

Bandar bin Sultan: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

Herman Jay Cohen:美国驻非洲多国大使

Paul Bomani:坦桑尼亚政治家,驻美国、墨西哥大使

Kweisi Mfume:美国全美有色人种促进会主席

Alger Hiss:美国国务院官员、律师,苏联间谍


商界:

Edmund C. Lynch:美林证券联合创始人

Peter A. Flaherty:麦肯锡咨询公司终生董事

Karen Peetz: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总裁,银行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Bill Miller:美盛集团董事长,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Pamela P. Flaherty:花旗集团基金会主席/CEO,霍普金斯大学董事会主席

Edward L. Morse:花旗集团全球期货研究主任,PFC能源咨询公司创始人

Lawrence Hatheway:瑞银集团(UBS)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Christopher Hoiles Lee:美国国际集团下属Highstar Capital创始人

David C. Hodgson:大西洋大众公司CEO,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之一

Lee Kempler:贝莱德集团(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研究所CEO兼执行董事

高登·摩尔:英特尔(Intel)联合创始人、名誉董事长,摩尔定律提出者,在应用物理实验室完成博士后

彭明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董事长、主席兼CEO

Dr. Jeong-Hoon Kim:贝尔实验室总裁

查尔斯·沙夫:维萨(Visa)CEO,微软董事会董事,霍普金斯大学董事,前摩根大通零售金融业务负责人

Jim Wilkinson:阿里巴巴国际事务顾问,百事可乐执行副总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幕僚长,国务卿赖斯的高级顾问

Allan Huston:必胜客总裁兼CEO

Dave McClure: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创始人

Sanju Bansal:微策略软件公司(MicroStrategy)联合创始人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国际投资银行家,中国领导人顾问

迈克尔·布隆伯格:美国彭博资讯公司(Bloomberg L.P.)创始人,前纽约市市长

Robert S. Singer:古驰首席财务官CFO,时装品牌A&F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约翰·马龙:美国自由媒体集团董事长(世界六大媒体集团之一,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公司最大的股东)

Roger C. Faxon:百代集团(EMI )首席执行官,百代唱片董事长兼CEO

Russ Smith:纽约出版集团总裁

Alan H. Fleischmann: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高级顾问兼董事

David Schneiderman:The Village Voice《村声》周刊创始人

Matthew Polk:普乐之声创始人,世界著名的音频制造公司

Rahmi Ko:全球500强,土耳其最大财团Koç Holding创始人

Barry Lowenkron: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副总裁

Peter Magowan:美国西夫韦公司CEO(北美第二大连锁),旧金山巨人队老板

Federico Minoli:意大利杜卡迪汽车控股CEO


学术、科技界:

约翰·华生: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之父

约翰·杜威: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约翰·惠勒: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黑洞“提出者

亨利·甘特:人际关系理论、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的发明者

Abel Wolman:现代净水方法的发明人

杜安·格拉韦林:美国航天员

William Foxwell Albright:语言学家,死海古卷的鉴定者

Sir William Osler:现代医学奠基人之一

John August Anderson:天文学家,衍射光栅的发明人之一

Kenneth H. Keller:明尼苏达大学校长

Julian Deryl Hart:美国外科医生,杜克大学校长

Mike Muuss:网络基础工具ping的作者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美国通才,美国最伟大的学术体系缔造者,预见了电子计算机

Charles Lane Poor:天文学家,因与爱因斯坦论战而闻名

Solomon W. Golomb:数学家,俄罗斯方块的发明人之一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历史学家,首次阐述美国历史中的”边疆意义“

Thorstein Veblen:经济学家,《有闲阶级论》作者

钱致榕:物理学家

大卫·兰普顿:中国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亚洲基金会董事长,尼采学院(SAIS)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文艺、媒体、体育:

多莉·艾莫丝:八度提名格莱美奖的美国歌手、钢琴家和词曲创作人

John Astin:演员,代表作《阿达一族》

Russell Baker: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Masterpiece Theatre节目主持人

John Barth:小说家,美国国家小说奖得主

Patricia Sabga:NBC News驻伦敦首席记者

Wolf Blitzer:CNN新闻主播

Allen Wastler:CNN主编

瑞秋卡森:环保运动先驱,自然文学作家,著作《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

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

J.D. Considine:音乐评论家

Richard Ben Cramer: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Wes Craven:著名导演和制片人

Caleb Deschanel:著名电影摄影师

Mildred Dunnock:电影和话剧演员

Michele Kelemen: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资深记者

Murray Kempton:普利策奖得主

David Lipsky:滚石杂志主编,Absolutely American一书作者

Daniel Menaker:Random House行政主编

Walter Murch:奥斯卡最佳电影制片人与音乐人

Ben Neihart:经典歌曲Hey Joe、Burning Girl的作者

P. J. O'Rourke:记者,政治评论家

Gertrude Stein:女权运动倡导者,作家

Basil White:著名脱口秀演员

Davey Johnson:传奇职棒运动员,曾效力巴尔的摩金莺队

截止目前,有超过900名霍普金斯大学的华人校友,著名人物包括:

陈能宽: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国家元勋

蒋树声:民盟中央主席,南京大学校长

朱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校友会主席

邵雪民:联合国环境和能源专题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曾任世界银行执行董事顾问

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网总编

施一公: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

陈十一: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计算流体力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王微:土豆网创始人及前CEO,追光动画创始人

吴军:谷歌(Google)中日韩搜索部门的创始人,曾任腾讯副总裁

崔天凯: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王光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李保东:现任外交部副部长,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安全理事会主席

陈翰笙:中国经济学家、外交部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外交学会副会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倪征国际法专家、中国外交部法律顾问,曾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戚寿南:中国现代内科医学的奠基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谢元甫: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

董承琅:中国医学家、心脏病学专家,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

应元岳:内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热带病学主要开创人之一,有“中国发现肺吸虫病第一人”之称

伍哲英:护理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中华护士学会会长,被尊之为中国“护士之母”

胡纪如: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院士,曾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苏起: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2000年4月提出了“九二共识”的说法

童振源:台湾政治学家,台湾陆委会副主任

侯胜茂:台湾卫生部部长

张博雅:台湾公众人物,卫生部部长,现任亚洲选举官署协会主席

陈维昭:医学家、教育学家,前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陈思贤:政治学家,任教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现代政治思想与西洋政治哲学

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前国立中央大学教务长

陈克恢: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国际药理联合会名誉主席

陈信雄:国立清华大学副校长,台湾电机工程学家

汪敬熙: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前联合国科学部主任

伍连德: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汤佩松:两院院士(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

钱致榕:物理学家,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唐仲璋: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

李桓英:公共卫生学家,发明麻风病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中国驻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人

周炜良:中央研究院院士,华裔著名数学家,20世纪代数几何领域的主要人物之一

袁晨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霍普金斯皮博迪音乐学院毕业

童村: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医学家、微生物学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添加小助手微信

领取备考资料,获取活动通知,直播、优惠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