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啄木鸟教育,美国留学解决方案提供者!

白图
ACT首页ACT动态ACT备考ACT英语ACT阅读ACT科学ACT数学ACT真题|ACT提分课程强化精品班一对一刷题班|ACT官方报考指南

为什么80%的考生ACT写作成绩都卡在了8分

2017-02-23来源: 啄木鸟教育浏览量:
分享到:

  ACT写作考试满分是12分,在2016年的考试当中,8分的成绩几乎占到了80%以上,而想要申请名校,显然还是有差距的,那为什么你的ACT成绩会万年8分没有突破呢,考点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进行ACT备考?

act考试.jpg

  8分梗的因

  写作备考拖延到临考:备考时间无限压缩,考前疯狂弥补,为时晚矣。

  审题慢构思慢:ACT写作题目涉及的话题广泛,但是掌握分析事物的方法并审慎全面的看问题,对很多同学还说还是有点困难,尤其是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

  语言不好:ACT虽然不是考语言的考试,但是语言是思考的外衣,写作是输出型考试,考好的前提就是大量的输入。这项任务很耗时,但是每位语言学习者和ACT文科成绩高分考生的必经之路。语言不好,词汇量少或者组织能力不够都会拖后腿。

  纯理工科思维:在ACT写作考试中,所谓的纯理工科思维并不是劣势,而是优势。ACT写作考试对于Reasoning的要求非常的高。官方给出的5分范文和6分范文,主要是差在全面性和Reasoning这两方面。所以逻辑思维强大,在这个考试中是占有优势的。但练习作文是,耐心的,把整个思考过程,推理过程有序的要写清楚。

  不够全面:还有一类同学,语言没问题,40分钟也能写完,自己整体感觉很好,但是一直都是8分。这类同学已经很优秀,但是无法突破8分的关键就是被题目限制,导致观点被引言或题目先入为主,思路被束缚住了。

  在考虑如何解决上面的梗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这两年ACT写作部分的一个出题考点都在哪些地方:

  1、亚太地区考题由抽象类渐渐转向社会类:创新-挑战-坚持不懈-教育-广告-人际关系等;

  2、科技、创新类话题是亚太、北美ACT写作的热门话题:亚太、北美均有两次涉及到科技、创新类话题;

  3、与互联网有关的话题也会成为下一个相关趋势;

  4、北美、亚太两地区考题难度基本与高中生认知契合:不管是亚太考题还是北美考题,不管是抽象类考题还是社会类考题,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话题都在高中生的认知范围之内,即,ACT写作考题不会偏离高中生的认知。

  2017年ACT写作部分的考点猜测:

  1、以往的经验,北美重复过亚太考题范围,亚太很可能也会重复北美考题范围;

  2、北美16年10月出现了OG上话题;

  3、 科技类话题可能会出现“复合捆绑式”考核,亚太四月的STEM education就同时涉及到了科技与教育的话题;

  4、北美考题中Bad Laws其实是对官方“public health and individual freedom”的映射,要求考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9月的亚太考题考了”comparison”,这其实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因此:现实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考到;

  5、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物的互联网类话题也没有出现过,电商兴起的时代,与互联网相关的话题2017年有可能出现;

  6、亚太地区目前没有考过艺术文化、社会生活类话题,而OG上出现过,北美考题也出现过,所以亚太地区在接下来的考试里面也可能会出现;

  7、作为一名即将迎接大学生活的高中生,要了解和熟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人性缺失、伦理道德危机、信息安全、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生态环境问题。

  ACT写作备考攻略

  1、充足的备考时间

  每周至少要练习一篇,初期完成整篇很痛苦的话,可以逐段练习或者仿写范文。每个月保证计时完成一篇。这些写过的段落和篇章可以和同学进行peer review,互相批改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修正改进。临考前一个月要计时模考。最后,所有写过的段落和篇章都要存档,可以回顾走过的每一步,使整个备考过程可视化,帮助自己更好的诊断和提高。

  2、刷题总结方法

  借用考过的话题(包括托福独立写作的题目)做提纲练习,练习数量足够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套路。

  3、背单词,做好积累

  单词是为了保证输出,单词有了基础后再通过再精读和仿写可以加深对阅读考试篇章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是同时提高读写的高效方法。

  本文转载自“ACT考试指南”,了解更多ACT方面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act考试指南.jpg

  相关推荐:

  ACT考位的冷知识 如何抢到好考位

  2017年ACT/SAT2/托福备考关键节点及申请提醒

  ACT考试报名 这些问题你可曾注意



本文关键字:ACT写作,ACT成绩,ACT备考
编辑: qian
分享到: